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wén jīng wǔ wěi ㄨㄣˊ ㄐㄧㄥ ㄨˇ ㄨㄟˇ文經武緯(文經武緯)
◎ 文經武緯 wénjīng-wǔwěi
[a man of both literary and military capacity] 原指北京人所種的一種菊花。比喻文武兼備,縱橫馳騁
文經武緯,訓徒陟空。——唐· 顏真卿《郭公廟碑銘》
詞語解釋
wén jīng wǔ wěi ㄨㄣˊ ㄐㄧㄥ ㄨˇ ㄨㄟˇ文經武緯(文經武緯)
(1).謂文事武功都很出色。 唐 顏真卿 《郭公廟碑銘》:“文經武緯,訓徒陟空。” 宋 范仲淹 《奏上時務書》:“我國家文經武緯,天下大定。” 明 張居正 《賀圣壽節表》:“文經武緯,覲揚列圣之耿光。” 清 龔自珍 《皇朝碩輔頌》序:“自古平地成天之主,必有文經武緯之臣。”
(2).菊花的一種。見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九花山子》。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文經武緯
成語(Idiom):文經武緯
發音(Pronunciation):wén jīng wǔ w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文經指文化經典,武緯指軍事戰略。文經武緯表示一個人既有文化修養,又有軍事才能,全面發展的能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文經武緯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文化修養和軍事才能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文經指文化經典,包括文學、歷史、哲學等方面的知識;武緯指軍事戰略,包括軍事理論、戰略謀劃等方面的能力。文經武緯強調一個人全面發展的能力,既有文化素養,又有軍事才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文經武緯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在文化和軍事方面都有出色表現的情況下。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多個領域都有出色的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文經武緯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左傳》。《左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魯國的大夫子貢,他既精通文化,又懂得軍事。他曾向魯昭公提出了一些建議,幫助魯國在外交和軍事上取得了成功。因此,人們用“文經武緯”來形容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文經武緯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文經和武緯分別表示文化修養和軍事才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既精通文學又懂得戰略,真是個文經武緯的人才。
2. 這位將軍不僅在軍事上出色,而且在文化修養上也很高,可謂是文經武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文經武緯”拆分成“文經”和“武緯”兩個部分來記憶。文經指文化經典,可以聯想成“文學經典”;武緯指軍事戰略,可以聯想成“武器戰略”。通過將兩個部分的含義聯想成相關的詞語,有助于記憶和理解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了解文經武緯,可以學習相關的文化經典和軍事戰略知識。可以閱讀經典文學作品、歷史著作和哲學著作,了解文化修養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學習軍事理論、戰略謀劃等方面的知識,提升軍事才能。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不僅學習成績好,還會彈鋼琴,真是個文經武緯的學生。
2. 初中生:他不僅在學校的學習上出色,還在軍事訓練中表現出色,真是個文經武緯的少年。
3. 高中生:他不僅在文學社團擔任重要職務,還在軍事訓練中擔任隊長,真是個文經武緯的學長。
4. 大學生:他不僅在學術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詣,還參與了軍事競賽并獲得了好成績,真是個文經武緯的學生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