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骨
成語(Idiom):金剛骨(jīn gāng gǔ)
發音(Pronunciation):jīn gāng g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動物骨骼堅硬,非常強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金剛骨是由“金剛”和“骨”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金剛在佛教中代表堅固不可摧毀的力量,骨指人體的骨骼。金剛骨形容人或動物骨骼非常堅硬,強壯無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金剛骨常用于形容人或動物身體非常強壯,抵抗力很強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意志堅定,不易動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金剛骨這個成語最早出自《佛經》中的故事。相傳,佛陀的弟子舍利弗曾被婆羅門的兒子用巨石砸中,但他的身體卻毫發無損,被稱為“金剛骨舍利弗”。后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人或動物骨骼堅硬,非常強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金剛骨是由兩個詞組成的四字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只老虎有著金剛骨般的身體,無人可以與之抗衡。
2. 他經歷了種種挫折,但他的金剛骨意志使他堅持到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金剛骨形容為一種堅不可摧的寶石,它象征著堅強的力量。你可以想象一個擁有金剛骨的人或動物,他們的身體堅硬無比,無法被摧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佛教中關于金剛的含義,以及其他與堅固和力量相關的成語,如“鋼筋鐵骨”、“鐵石心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的肌肉像金剛骨一樣堅固。
2. 初中生:他的意志像金剛骨一樣堅定,從不輕易退縮。
3. 高中生:這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很好,擁有金剛骨般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