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離心離德 (lí xīn lí dé)
發音(Pronunciation):lí xīn lí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心離散,忠誠不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離心離德是一個由兩個成語組成的短語,分別是“離心”和“離德”。離心指的是人心離散,不團結,不合作。離德則表示忠誠不足,背離道德準則。離心離德的含義是指人們心思不統一,不團結,同時又缺乏忠誠和道德觀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離心離德常常用來形容團隊、組織或社會中的人心不齊,互相猜疑,不團結合作的情況。它可以用于描述政治斗爭、內部紛爭、團隊分裂等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離心離德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僖公十一年》的記載。當時,魯國國君僖公在位時,魯國內部出現了內亂和分裂的情況。這個成語通過描述魯國的混亂局面,來警示人們團結合作,遵守道德準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離心離德是由兩個相同的成語組成的,結構為“離心”+“離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團隊因為離心離德,導致項目無法順利進行。
2. 政黨內部的離心離德,使得他們無法形成統一的政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離心離德”聯想為一個團隊中的人們離開心靈和道德的中心,互相背離,不團結合作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離經叛道”、“離經叛道”等,來擴展對于人心離散和背離道德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不聽老師的話,離心離德,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2. 小學生:班級里有幾個同學經常搞小團體,離心離德,不愿意和其他同學合作。
3. 初中生:班級里的同學因為意見不合,離心離德,導致班級氣氛緊張。
4. 高中生:學校學生會內部出現了爭執和分裂,離心離德,無法完成原定的活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