謗缺
成語(Idiom):謗缺
發音(Pronunciation):bàng qu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毀謗、詆毀他人的缺點或過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謗缺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謗意為毀謗、詆毀,缺意為缺點、過失。謗缺意指毀謗他人的缺點或過失,通常形容人言不達意,只會挑剔別人的缺點而不顧自身的不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謗缺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批評那些只看到別人的缺點而不檢討自己的人。它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喜歡挑剔別人、不善于自我反省的人,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會詆毀他人而不努力改進自己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謗缺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漢書·楊震傳》。據說楊震是西漢時期的一位重要官員,他不僅才華出眾,而且品德高尚。然而,楊震的一位同事卻對他的小缺點進行了無休止的挑剔和詆毀。楊震忍無可忍,最后對這位同事說:“你只會謗缺,卻不知自省。”從此,謗缺成為了一個形容詆毀他人而不自我反省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謗缺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謗缺的結構簡單明了,易于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喜歡謗缺別人,卻從不檢討自己的不足。
2. 別再謗缺他了,自己的問題都還沒解決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謗缺的發音與“幫忙”發音相近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發音和基本含義。此外,可以將謗缺的意思與“詆毀他人的缺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詳細解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成語的知識,可以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和典故,以擴大詞匯和文化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謗缺別人的作業,但自己的作業也不見得有多好。
2. 初中生:她喜歡謗缺同學的外貌,卻忽視了她自己的不足。
3. 高中生:有些人總是謗缺別人的努力,卻不知道自己根本沒有付出過努力。
4. 大學生:我們不應該謗缺他人的選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應該互相幫助,而不是謗缺彼此的能力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