酇鄙
成語(Idiom):酇鄙(zāi bǐ)
發音(Pronunciation):zāi b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極其卑鄙、惡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酇鄙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于形容人的行為或品質極其卑鄙惡劣,達到了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酇鄙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對某人的惡劣行為或品質進行批評和譴責,表達對其卑鄙行徑的強烈不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酇鄙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邶風·駉之駈》一詩中。據說,這首詩是西周末年詩人佚名所作,原本是用來諷刺當時的國君和貴族的。其中的“酇鄙”一詞被用來形容他們的品質卑劣,后來逐漸演變成了一個獨立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酇鄙是由兩個形容詞性的漢字組成,形容詞“酇”表示極其卑劣,形容詞“鄙”表示卑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真是酇鄙至極,令人憤慨。
2. 這個人的品質實在太酇鄙了,大家都不愿與他為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酇鄙”拆分成兩個部分進行記憶。其中,“酇”可以聯想為“糟糕”、“糟糕透頂”,而“鄙”可以聯想為“卑鄙”。通過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酇鄙”相關的成語,如“鄙夷”、“鄙視”等,以擴大對卑鄙行為和品質的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欺負弱小的同學,真是酇鄙無恥。
2. 初中生:這個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真是酇鄙之極。
3. 高中生:他竟然利用別人的隱私來威脅他人,實在是太酇鄙了!
4. 大學生:在競爭中,有些人會使用卑劣手段去陷害別人,這種行為真是酇鄙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