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血
成語(Idiom):嘔血
發音(Pronunciation):ōu xiě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憤怒或痛苦到極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嘔血一詞源自中醫學,表示人體內臟器官出現嚴重問題而導致咳嗽或嘔吐血液。在成語中,嘔血象征著極度的憤怒或痛苦,形容遭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或傷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在情感上遭受到巨大傷害或遇到令人憤怒的事情時的心情。可以用于各種場景,如工作、學習、感情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嘔血”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警世通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張十五的人,因為欠債被追債者逼得走投無路,最終在絕望中嘔出了血。這個故事形象地表達了人們在生活中遭受到巨大打擊時的心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嘔血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嘔”和名詞“血”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那個消息后,氣得幾乎要嘔血。
2. 這次考試的成績讓他嘔血,因為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中醫學相關的形象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因為極度憤怒或痛苦而咳嗽或嘔吐血液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情感相關的成語,如“怒火中燒”、“痛不欲生”等,以豐富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當我知道自己的玩具被弟弟損壞了,我氣得幾乎要嘔血。
初中生:考試前,我花了很多時間復習,可是成績還是不好,讓我感到非常嘔血。
高中生:聽到老師不公正評價我的作品,我感到憤怒得幾乎要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