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滴
成語(Idiom):瀝滴(lì dī)
發音(Pronunciation):lì d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節儉或勤儉持家,不浪費一滴水或一點資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瀝滴的字面意思是滴水,表示非常節約和節儉。它形容一個人非常節儉,不浪費任何一滴水或一點資源。這個成語強調了節約資源的重要性,以及勤儉持家的美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瀝滴來形容一個人非常節儉,不浪費任何資源。這個成語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的節儉和勤儉持家的品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瀝滴這個成語最早出自《管子》一書,是戰國時期的韓國人管仲所著。故事中,管仲在給齊桓公講述治國之道時,用了一個寓意深遠的比喻,說:“君子之國,若瀝滴之水,不敢有絲毫之濫。”意思是說一個君子治理國家就像瀝滴一樣,不敢有絲毫的浪費。由此,瀝滴成為了形容節約和勤儉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瀝滴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非常節儉,生活上每一滴水都不浪費。
2. 她勤儉持家,從不浪費一點資源,真是個瀝滴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瀝滴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瀝滴與節約和勤儉持家的概念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在滴水不浪費的情景下,來強化記憶。
2. 將瀝滴與“滴水成河”這個俗語聯系起來,將其視為相反的概念,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成語和文化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節約和勤儉相關的成語,如“一滴水入海”、“剩者為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瀝滴一樣節約用水,不浪費任何一滴水。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學習瀝滴的精神,不浪費任何資源。
3. 高中生:瀝滴這個成語形容了一個人非常節儉,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優秀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