愕然
成語(Idiom):愕然
發音(Pronunciation):è r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驚訝、吃驚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愕然形容人突然受到驚嚇或驚訝時的表情和心情。它強調人們在某種情況下感到非常意外或震驚,無法立即做出反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愕然一詞常用于描述某人在面對突發事件或意外情況時的表情和心情。可以用來形容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時的驚訝和震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中有一則故事,昭公的兒子公子糾因為不滿父親的政策而與昭公發生爭吵。昭公生氣地對公子糾說:“你這樣不孝順的行為,我十分愕然!”從此,人們用“愕然”來形容被震驚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愕然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愕”和“然”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這個消息后,愕然不知所措。
2. 她看到這個驚人的畫面,愕然地張大了嘴巴。
3. 孩子們看到老師突然出現在教室門口,都愕然地停下了手中的活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愕然”與“噢然”進行聯想,因為當人們遇到驚訝的事情時,常常會發出“噢”的聲音,表達他們的驚訝之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愕然相關的成語,如“目瞪口呆”、“吃驚不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我得知自己被選為班級代表時,我愕然地張大了嘴巴。
2. 初中生:當老師宣布考試成績時,我愕然地發現我居然考了滿分。
3. 高中生:當我看到自己的夢想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我愕然地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