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問
基本解釋
[釋義]
(動)口頭提問題。
[構成]
動賓式:發|問
[例句]
這個孩子常向大人發問。(作謂語)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ask [put; pose; raise] a question
詳細解釋
◎ 發問 fāwèn
[ask a question] 口頭向人提出問題
口頭提出問題。《梁書·文學傳下·謝幾卿》:“ 儉 承旨發問, 幾卿 隨事辨對,辭無滯者。” 唐 白居易 《三教論衡》:“儒書奧義,既已討論;釋典微言,亦宜發問。” 宋 蘇籀 《欒城先生遺言》:“ 籀 輩弱齡駑怯,憚公嚴峻,不敢發問。” 趙樹理 《李家莊的變遷》四:“圍著他的人不斷向他發問,他一一答復著。”
成語(Idiom):發問
發音(Pronunciation):fā w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提出問題或詢問意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問是指向他人提出問題或詢問意見。它強調了解事物的本質和真相的重要性,以及通過提問來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方式。發問不僅是獲取信息的手段,還是展示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的方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發問常常出現在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在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提問來澄清問題、加深理解和擴展知識。在工作中,發問可以幫助解決問題、收集意見和促進團隊合作。在日常生活中,發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探索興趣愛好和拓寬視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發問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禮記·曲禮上》中,原文是“發問于君”,意思是向君主提問。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一種普遍的提問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發問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發”是動詞,表示提出、發出;“問”是動詞,表示詢問、問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問,有助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 他經常發問,是一個好學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發問”這個成語:
1. 關聯法:將“發問”與提問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課堂上或工作中積極提問的情景,加深對該成語的印象。
2. 創造聯想:將“發問”拆分為“發”和“問”,想象自己發出問題的聲音,提醒自己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以下內容:
1. 學習其他與提問相關的成語,如“問長問短”、“問心無愧”等。
2. 閱讀有關提問技巧和溝通技巧的書籍,提升自己的提問能力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老師,我可以發問一個問題嗎?
2. 初中生(14歲):在課堂上,老師鼓勵我們積極發問,以便更好地理解知識。
3. 高中生(17歲):通過發問,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這個問題的本質。
4. 大學生(20歲):在討論會上,同學們紛紛發問,促進了我們對這個話題的思考。
5. 成人(30歲):在工作中,我經常發問以收集意見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