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罪惡昭著(zuì è zhāo zhù)
發音(Pronunciation):zuì è zhāo z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罪惡行為極其明顯,無法掩蓋或忽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罪惡的行為或品質非常明顯,無法掩蓋或忽視。通常用來形容犯罪行為、惡劣行徑或者道德敗壞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評論社會上的丑惡現象、行為不端的人或者道德敗壞的行為。可以用于新聞報道、社會評論或者日常生活中的對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罪惡昭著”源自《左傳·僖公十二年》。古代齊國公子光因為犯了罪,被父親放逐到國外,但他的罪行卻無法掩蓋,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議論。后來,人們用“罪惡昭著”來形容罪惡行為無法掩蓋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形容詞“罪惡”和動詞“昭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貪官的罪惡昭著,無法再繼續掩蓋。
2. 這個公司的違法行為罪惡昭著,必須受到法律的制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成語“罪惡昭著”:
1. 關聯記憶:將“罪惡”與犯罪行為相聯想,將“昭著”與明顯、無法掩蓋相聯想。通過這種關聯記憶,可以更好地記憶和理解成語的含義。
2. 創造故事:可以創造一個故事,將犯罪行為明顯無法掩蓋的情景與成語“罪惡昭著”聯系起來。通過將成語融入故事中,可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相關成語:可以學習與“罪惡昭著”相關的成語,如“罪大惡極”、“罪不容誅”等,以擴大詞匯量并豐富表達方式。
2. 閱讀相關文章:可以閱讀關于社會道德、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文章,了解不同罪行的定義和對應的懲罰,以提高對“罪惡昭著”這一概念的理解和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個小偷的罪惡昭著,大家都知道他偷了很多東西。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學生的作弊行為罪惡昭著,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公司的貪污行為罪惡昭著,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形象。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政府官員的腐敗行為罪惡昭著,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憤怒。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