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根
基本解釋
(1).沒有根部。《管子·內業》:“凡道無根無莖,無葉無榮?!?尹知章 注:“道非如卉木,而有根莖花葉也。”《太平御覽》卷五一○引 三國 吳 虞翻 《與弟書》:“芝草無根,醴泉無源?!?唐 杜甫 《遣興》詩之二:“蓬生非無根,漂蕩隨高風?!?br>(2).沒有根基;沒有依據。 漢 劉向 《說苑·建本》:“見人不可以不飾,不飾則無根,無根則失理?!?宋 蘇軾 《李氏山房藏書記》:“后生科舉之士,皆束書不觀,游談無根?!?魯迅 《書信集·致臺靜農》:“但謠言則其實大抵無根,所以我沒有動?!?br>(3).比喻行蹤無定。 宋 晁補之 《憶少年·別歷下》詞:“無窮官柳,無情畫舸,無根行客。”
成語(Idiom):無根
發音(Pronunciation):wú g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根基或基礎,形容事物不穩固或不牢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無根”指的是物體或事物沒有堅實的基礎或根基,容易倒塌或崩潰。也可以用來形容人沒有根基、沒有根據或沒有根源,缺乏支持或依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或警告那些缺乏基礎、不踏實或不牢靠的事物或行為。它可以用在討論建筑物、計劃、理論、言論、論點等方面,強調事物的不穩定性或不可靠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無根”最早出現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記載了孟子和荀卿的一次對話。荀卿對孟子說:“夫言無根,無以附會;事無本,無以立德。”意思是說,如果言論沒有根據或事物沒有本質,就無法引起共鳴或建立起道德基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根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計劃沒有經過充分的論證,是無根之木,不可持久的。
2. 他的觀點缺乏事實支持,完全是無根之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棵沒有根的樹,它沒有穩定的基礎,容易被風吹倒。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探討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例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2. 學習其他與穩定性和可靠性相關的成語,例如“牢不可破”、“根深蒂固”。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顆樹沒有根,會被風吹倒。
2. 初中生:他的理論沒有根據,完全是無根之論。
3. 高中生:這個計劃缺乏充分的論證,是無根之木,不可持久的。
4. 大學生:他的觀點沒有實際證據支持,完全是無根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