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伯
成語(Idiom):箕伯(jī bó)
發音(Pronunciation):jī b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做某事時,只顧自己的私利而不顧大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箕伯是一個古代傳說中的人物,他是商朝的貴族,擔任箕帚的官職。箕帚是負責打掃清理的工作,而箕伯卻只顧自己的私利,不顧大局。因此,箕伯成為了一個貪婪自私、只顧個人利益而不顧團體利益的象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箕伯常用于形容那些只顧自己利益而不顧他人、團體或國家利益的人。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當我們遇到這樣的人或行為時,可以使用箕伯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箕伯的故事源自于中國古代的《史記·商君列傳》。箕伯是商朝的一位貴族,擔任箕帚的官職。他只顧自己的私利,不顧大局,最終導致了商朝的衰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箕伯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箕伯,只顧自己的利益,不管別人的困境。
2. 這個企業的老板是個箕伯,只顧自己的利潤,不顧員工的福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箕伯這個成語。可以想象箕伯手持箕帚,專心打掃自己的小角落,而忽略了整個環境的清潔。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箕伯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箕伯相關的成語或故事,如簞食壺漿、簞食瓢飲等。這些成語都表達了人們只顧自己利益而不顧他人、團體或國家利益的貪婪自私行為。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箕伯,只顧自己吃糖果,不肯分享給別人。
2. 初中生:她是個箕伯,只顧自己的成績,不愿意幫助其他同學。
3. 高中生:老師說,我們不能成為箕伯,應該關心社會問題,為社會做貢獻。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