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轝
成語(Idiom):籃轝(lán gū)
發音(Pronunciation):lán g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籃子里的鴿子,比喻脫離了原來的環境,沒有了依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籃轝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原文為:“籃轝之下,非鴻鵠之志也。”籃轝指的是籃子里的鴿子,它們無法展翅高飛,失去了自由。這個成語比喻人失去了原來的環境,沒有了依靠,無法施展才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離開熟悉的環境,失去了原來的支持和依靠,無法發揮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籃轝出自《孟子·公孫丑上》,是孟子對公孫丑的勸告。公孫丑原來是一個有志向的人,但因為種種原因,他離開了原來的環境,失去了發展的機會,變得消極無望。孟子用籃轝來比喻他,意在告誡他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不要放棄努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籃轝”,意為籃子里的鴿子,修飾部分是“非鴻鵠之志也”,意為沒有鴻鵠的志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離開了原來的公司,變得像籃轝一樣,沒有了依靠。
2. 這個人離鄉背井,成了一個籃轝,無法施展才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籃轝想象成一個籃子里的鴿子,無法展翅高飛。可以通過這個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離開原環境、失去依靠相關的成語,如“失魂落魄”、“無家可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離開了原來的學校,變成了一個籃轝,沒有了朋友。
2. 初中生:小紅的父母離婚后,她變成了一個籃轝,不知道去哪里生活。
3. 高中生:大衛放棄了原來的夢想,成了一個籃轝,沒有了追求。
以上是關于“籃轝”詞語的學習指南,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