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嚴
基本解釋
唐 代皇帝御朝前搥鼓三次,以示警戒,并按照一、二、三鼓進行相應準備,謂之三嚴。 宋 高似孫 《緯略》卷七:“《唐續時令儀》曰:‘ 唐 制:日未明七刻,搥一鼓為一嚴,侍中奏開宮殿門及城門;未明五刻,搥二鼓為再嚴,侍中奏請中嚴,羣臣五品以上俱集朝堂;未明二刻,搥三鼓為三嚴,侍中、中書令以下俱詣西閣,奉迎鑾駕出宮詣太極殿。’《西都賦》曰:‘衛以嚴更之署。’注曰:‘嚴更督夜行鼓。’ 唐 制所謂嚴者,亦以鼓也。”
成語(Idiom):三嚴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嚴格要求自己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嚴是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提出的一種要求,是對黨員干部的嚴格要求。三嚴要求黨員干部在思想上要嚴以修身,保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和世界觀;在工作上要嚴以用權,做到廉潔奉公,不濫用職權;在生活上要嚴以律己,保持良好的作風和紀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嚴這個詞語主要用于黨內教育、黨員干部培訓和黨風廉政建設等場合,用來強調黨員干部應該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規矩,嚴格要求自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嚴這個詞語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后提出的,他在講話中強調,黨員干部要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規矩,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嚴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三”表示數量,表示要求的嚴格程度;“嚴”表示嚴格要求自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要時刻牢記“三嚴”的要求。
2. 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三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三嚴”分別與“修身”、“用權”和“律己”進行聯想來記憶,將每個字的含義和要求牢記于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紀律和規矩,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和著作,進一步理解和貫徹“三嚴”要求。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作為一名好學生,我要嚴以修身,勤奮學習,不偷懶。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團員,我要嚴以用權,積極參與社團活動,為同學們做好服務。
3. 高中生: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要嚴以律己,帶頭遵守校規校紀,樹立良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