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略
基本解釋
猶韜略;謀略。《后漢書·段熲傳》:“ 桓帝 詔問 熲 曰:‘ 先零東羌 造惡反逆,而 皇甫規 、 張奐 各擁強眾,不時輯定。欲 熲 移兵東討,未識其宜,可參思術略。’” 宋 岳飛 《御書屯田三事跋》:“若三子者知重本務農,使兵無艱食,其謀猷術略,皆不在人下,才有足稱者。”
成語(Idiom):術略(shù lüè)
發音(Pronunciation):shù lü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策略、計謀、手段等。多用于形容謀略高明、手段獨到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術指技巧、方法,略指計劃、策略。術略表示運用巧妙的技巧和獨到的策略來達到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在處理事情時善于運用巧妙的手段和策略,達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也可以用來贊美某個計劃、方案或行動的巧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段記載:“項羽既破秦軍,擊破劉邦,將欲東歸,乃謂其眾曰:‘吾欲東,汝曹何如?’眾皆曰:‘唯命是從。’項羽曰:‘夫江東多諸侯,吾與之俱東,必受制于諸侯。吾欲東,非所愿也。’乃獨與韓信、彭越、周殷等十馀人謀曰:‘吾見楚地,其民強,我欲久留之。’韓信曰:‘夫楚地方千里,有江、漢之固,地形險要,民風彊悍,未可圖也。’項羽曰:‘關中已定,秦地已入吾囊,吾與漢王共守之。’”其中“術略”一詞即出自這段記載,形容項羽在處理東歸問題時善于運用巧妙的手段和策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競爭中總是能夠運用術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2. 這個計劃的術略非常巧妙,我們一定會成功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術略”拆分成“術”和“略”兩個部分,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將“術”聯想為“技巧、方法”,將“略”聯想為“計劃、策略”,然后想象一個人在運用巧妙的技巧和獨到的策略來達到目的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術略”相關的成語,如“智勇雙全”、“計謀多端”等,以擴展對于策略、計謀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我們要用術略來解決數學題。
2. 初中生:他在籃球比賽中運用術略,成功地突破對方的防守。
3. 高中生:這個政治家總是能夠運用術略,成功地解決各種復雜的問題。
4. 大學生:他的商業計劃充滿了術略,讓投資者對他的項目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