賫盜
成語(Idiom):賫盜 (jìn dào)
發音(Pronunciation):jìn d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貪污、貪贓盜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賫盜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由“賫”和“盜”兩個字組成。其中,“賫”意為貪污、貪贓,指官員濫用職權,私自占有公共財物;“盜”意為盜竊,指非法侵占他人財物。結合起來,賫盜表示官員貪贓枉法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賫盜一詞常用于批評官員濫用職權、貪贓枉法的行為。可以用來描述貪污腐敗現象,或者用來對不道德的行為進行譴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賫盜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在古代中國社會,貪污腐敗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個成語的產生,可能是為了警示人們要廉潔奉公,不要貪贓枉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字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因為賫盜罪名被判刑十年。
2. 貪官污吏一旦被查出賫盜,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官員手持一把盜賊工具,貪婪地竊取財物的情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官員貪污現象,以及現代社會對貪污腐敗的打擊措施。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小偷被警察抓住了,他平時也經常賫盜。
2. 初中生:我們要珍惜公共財物,不能有任何賫盜的行為。
3. 高中生:官員應該廉潔奉公,不能有任何賫盜的行為。
4. 大學生:賫盜行為是社會的毒瘤,我們要共同努力打擊貪污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