耷拉
成語(Idiom):耷拉(dā lā)
發音(Pronunciation):dā l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松弛下垂,沒有力氣或精神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耷拉形容人的身體或某些物體因缺乏力量而松弛下垂的狀態。也可以形容人沒有精神、懶散無力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耷拉常用于形容人的身體狀況或精神狀態。例如,當一個人因為疲倦而坐在沙發上,身體松弛下垂時,可以說他耷拉在沙發上。又如,當一個學生精神不振、沒有學習動力時,可以說他耷拉在課堂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耷拉一詞最早見于《紅樓夢》,出自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一百六十五回:“寶玉見他耷拉著腦袋,神氣懨懨,便問他怎么了。”這里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身體松弛下垂的狀態,后來逐漸演變成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耷拉是一個形容詞,可以用來修飾人或物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天到晚都耷拉著腦袋,看起來沒有精神。
2. 這條褲子太大了,穿上后就耷拉在腰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耷拉與松弛下垂的形象聯系起來,形象化地記憶這個詞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人因為疲倦而坐在沙發上,身體松弛下垂,像是被重力所吸引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和學習與耷拉相關的成語,如“耷拉腦袋”、“耷拉眼皮”等。同時,也可以學習與耷拉相反的成語,如“挺直”、“精神煥發”等,以擴大詞匯量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工作太累了,回家后總是耷拉著腦袋。
2. 初中生:考試前夜,同學們都在拼命復習,只有我一個人耷拉在桌子上。
3. 高中生:學校放假了,我整個假期都耷拉在家里,什么都不想做。
4. 大學生:每天上課太累了,下課后我都耷拉在圖書館的沙發上。
5. 成年人:工作忙碌了一整天,回家后我只想耷拉在床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