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鷙
成語(Idiom):卓鷙(zhuó zhì)
發音(Pronunciation):zhuó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才華、氣魄、志向等非常出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卓鷙是由“卓”和“鷙”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卓”意為出眾、杰出,“鷙”意為兇猛、威猛。卓鷙形容人的才華、氣魄、志向等非常出眾,具有非凡的能力和雄心壯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卓鷙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的才華出眾、志向高遠,適用于各種場合,特別是對于那些在某一領域或事業上有卓越成就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卓鷙一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楊震傳》中,形容楊震的才華和志向非常出眾。楊震是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才華出眾,志向高遠,被譽為“卓鷙之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輕時就展現出卓鷙的才華和領導能力。
2. 這位科學家以其卓鷙的學術成就而聞名于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卓”字的意思為出眾、杰出,“鷙”字的意思為兇猛、威猛。將這兩個字結合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出眾且威猛的人,就能記住卓鷙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人才華出眾的成語,例如“出類拔萃”、“才高八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的卓鷙之星,才華出眾。
2. 初中生:她的音樂才華卓鷙,經常獲得各種比賽的冠軍。
3. 高中生:他的領導能力卓鷙,成功地組織了一次志愿者活動。
4. 大學生:這位科學家以其卓鷙的學術成就而聞名于世,被譽為行業的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