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
基本解釋
(1).用肩負物時,換一次肩的行程稱為一肩。《三國演義》第六八回:“你等挑擔勞苦,貧道都替你挑一肩何如?”
(2).一副擔子。用以喻全部責任。《說岳全傳》第十三回:“早有 張邦昌 奏道:‘今科武場,被 宗澤 門生 岳飛 挑死了 梁王 ,以致武生俱各散去。’一肩兒都卸在 宗澤 身上。”《兒女英雄傳》第五回:“自己便輕輕兒的把這樁不相干沒頭沒腦的事兒一肩兒擔了起來。”
(3).表數量。用于肩荷之物。《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自己一肩行李,跨一個疲驢,出了 泗州 城。”《孽海花》第二回:“后面來了一肩轎子。”
成語(Idiom):一肩
發音(Pronunciation):yī j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肩膀,表示肩負重任或承擔責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肩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承擔重任或責任。它強調了一個人肩上的負擔,意味著這個人需要承擔較大的責任或壓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肩常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團隊、組織或家庭中承擔重要的職責。它可以用來形容領導者、家長、老師等承擔重任的角色。此外,一肩也可以用來形容個人在面對困難或挑戰時勇敢地承擔責任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一肩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軍事中,士兵通常會用肩膀來扛起沉重的武器或裝備,以保護自己和戰友。因此,一肩逐漸成為形容一個人承擔重任或責任的比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一肩屬于形容詞短語,由“一”和“肩”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班長,他肩負著管理班級的重任。
2. 她是家里的頂梁柱,一肩承擔起照顧全家人的責任。
3. 在困難時期,他毅然挺身而出,一肩承擔起領導的責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肩膀相關的形象來記憶一肩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肩負著沉重的責任,扛起一個巨大的重物,這樣可以幫助記住一肩的意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一肩,還有一些與肩膀相關的成語,如一肩挑、一肩擔等。可以進一步學習這些成語,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 小學生:我是班里的值日生,每天都一肩扛起打掃衛生的責任。
- 初中生:作為班級的學習委員,我要一肩承擔起組織同學們學習的責任。
- 高中生:我是學校籃球隊的隊長,我要一肩擔起帶領球隊取得勝利的重任。
- 大學生:作為學生會主席,我要一肩承擔起為同學們爭取權益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