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路
成語(Idiom):津路
發音(Pronunciation):jīn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津路指的是水路或陸路上的交通要道,也可以泛指通往某個地方的重要道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津路一詞來源于古代交通要道的名稱,津指的是渡口或港口,路指的是道路。津路原指的是水路上的交通要道,后來也用來形容陸路上的重要道路。津路寓意著交通便利、通達無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津路多用于形容交通暢通,也可用于比喻事物的順利進行。常見的使用場景有:
1. 形容交通暢通:交通要道、暢通無阻的道路、交通便利的港口等。
2. 比喻事物的順利進行:事業的發展道路、學習的進程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津路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閔公元年》中,原文為“津路彌辟”。在古代,津路指的是重要的渡口或港口,是人們通往目的地的必經之地。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表示交通要道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津路是一個名詞短語,由“津”和“路”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條津路一直通往海邊,交通非常方便。
2. 這個港口是南方的重要津路,與各地相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津路與“交通暢通”、“通達無阻”等詞語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此外,可以通過將津路與水路或陸路上的重要交通要道形象聯想,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交通發展史,了解各個時期重要的津路、渡口和港口的信息,以及它們對于經濟和文化的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這條津路是我們通往學校的必經之路。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城市的津路發展得非常快,交通非常便利。
3. 高中生(16-18歲):津路的暢通是城市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4. 大學生及以上:政府投資大力發展津路,加快了區域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