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嬰
成語(Idiom):退嬰(tuì yīng)
發音(Pronunciation):tuì y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嬰兒退回到母親的懷抱,比喻人們在困難或危險面前,尋求安全、保護或依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退嬰是由“退”和“嬰”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退”表示后退、回歸,而“嬰”則指嬰兒。成語的意義是指嬰兒退回到母親的懷抱,比喻人們在困難或危險面前,尋求安全、保護或依靠。它強調了人們在面對困境時,需要回歸到最初的安全狀態,尋求保護和依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退嬰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人們在面對困難、危險或不利局面時,選擇回避、退縮或依靠他人。它可以用來描述個人、團體或國家在面對挑戰時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退嬰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相傳,有一位名叫伯牙的古琴師,他的好友鐘子期是一位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子。伯牙和鐘子期相互欣賞,成為了好朋友。然而,伯牙的好友鐘子期突然去世,伯牙非常傷心。伯牙以后再也無心彈琴,他覺得再沒有人能夠欣賞他的音樂。于是,伯牙將自己的古琴砸碎,退嬰回到母親的懷抱,不再彈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退嬰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詞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困難面前,他選擇了退嬰,尋求他人的幫助。
2. 雖然面臨困境,但我們不能退嬰,而是要勇敢面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退嬰”與嬰兒退回到母親的懷抱的情景聯系起來,形象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困難、依靠相關的成語,例如“仰人鼻息”、“倚老賣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考試遇到困難時,就退嬰求助于老師。
2. 初中生:在面對惡劣的天氣條件時,我們不能退嬰,而是要堅持完成任務。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我們不能退嬰,而是要努力學習。
4. 大學生:在面對職業選擇時,我們不能退嬰,而是要積極探索自己的興趣和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