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瑕
基本解釋
攻擊敵人布防疏漏之處。《明史·袁崇煥傳》:“大要堅壁清野以為體,乘間擊瑕以為用。”
成語(Idiom):擊瑕
發音(Pronunciation):jī xi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批評或指出別人的小錯誤或缺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擊瑕是由“擊”和“瑕”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擊”意為打擊,批評;“瑕”意為瑕疵,錯誤。擊瑕的基本含義是指批評或指出別人的小錯誤或缺點。這個成語強調了對細節的關注和批評的重要性,幫助人們改正錯誤,提高自己的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擊瑕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使用。你可以在工作中批評同事的小錯誤,幫助他們改進工作質量。你也可以用擊瑕來形容一個人對自己或他人的要求非常苛刻,追求完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擊瑕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二年》中。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叫魯僖公的國君對待自己的家人和臣子的態度。他非常注重細節,對于家人和臣子的錯誤和缺點都會進行批評和指正。這個故事表達了一個重要的道理:只有通過不斷批評和指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品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擊瑕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擊”是動詞,意為批評、指正;“瑕”是賓語,意為錯誤、缺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喜歡擊瑕,對任何一個細節都不能容忍。
2. 老師經常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擊瑕,幫助他們提高寫作水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擊瑕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用手指擊打一個有瑕疵的玻璃杯,表示批評和指正別人的小錯誤或缺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擊瑕相關的成語,例如“一針見血”、“挑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經常擊瑕我的字寫得不好。
2. 初中生:我們班的班長總是對同學們的小錯誤進行擊瑕,幫助大家進步。
3. 高中生:老師批改作文時總是擊瑕,幫助我們提高寫作水平。
4. 大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大家互相擊瑕,提高項目質量。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應該互相擊瑕,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