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犢
成語(Idiom):金犢
發音(Pronunciation):jīn d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貪戀金錢財富,對金錢有著極大的追求和欲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金犢這個成語來源于《孟子·梁惠王下》一文中的故事。故事中,梁惠王問孟子:“有什么辦法可以使民眾都愛戴我?”孟子回答說:“您可以放出一只金犢,讓民眾都來膜拜。”梁惠王不理解,孟子解釋說:“金犢就是金錢的象征,人們對金錢的追求和欲望很大,如果您能放出一只金犢,民眾自然會聚集在一起,愛戴您。”由此,金犢成為形容人貪戀金錢財富的成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金犢常用于形容人們對金錢財富的貪戀和追求,以及為了金錢利益而不擇手段的行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追求金錢的人,或者提醒人們不要為了金錢而失去道德底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金犢的故事來源于《孟子·梁惠王下》,講述了孟子用金犢來解釋人們對金錢的追求和欲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金犢是由“金”和“犢”兩個字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追求金錢,不擇手段,簡直是個金犢。
2. 這個人一心只想著發財致富,完全變成了一個金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金犢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被金錢所吸引,變成了一只犢子,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對金錢的貪戀和追求。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金玉滿堂”、“一擲千金”等,來豐富對金錢和財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整天都想著買新玩具,簡直是個金犢。
2. 初中生:有些同學為了追求名牌,變成了金犢。
3. 高中生:現在的社會,很多人為了金錢利益不擇手段,簡直是一群金犢。
4. 大學生:有些人為了賺錢,連最基本的道德底線都不顧了,真是一群金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