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帖詩
試帖詩(Shì Tiē Shī)
發(fā)音(shì tiē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試行新的事物,進行初步嘗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試帖詩原指古代科舉考試時,考生在答題前寫在試卷上的詩句。后來引申為嘗試新的事物,進行初步實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描述人們嘗試新的事物、嘗試新的方法或進行初步實踐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楚王問于文王曰:‘子知鳥乎?’文王曰:‘知之。鳥之為禽也,背有翼,飛鳴者也。’”楚王不以為然,認為只是書本上的知識。于是文王寫下“鳥宿漢宮樓,吳鳥自啼梁上秋。”貼在楚王的床前,等楚王醒來后看到后感到非常驚訝。楚王意識到書本知識和實踐的重要性,從而改變了態(tài)度。這個故事由來,使得人們將試行新的事物比喻為“試帖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試帖為主語,詩為謂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為了推廣新的教學方法,我們需要先進行一些試帖詩。
2. 這個項目還沒有完全確定,我們需要先進行試帖詩來了解情況。
3. 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上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需要勇于進行試帖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試帖詩”與嘗試新的事物進行聯(lián)系,同時可以將故事起源中的床前的試帖詩形象化,想象楚王醒來后的驚訝表情,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有關古代科舉考試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其他與嘗試和實踐相關的成語,如“試探性地”、“初試鋒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學校的音樂比賽中第一次彈鋼琴,這就是我的試帖詩。
2. 初中生:我們班上新來了一位同學,大家都很好奇他的才藝,于是我們安排了一場試帖詩比賽。
3. 高中生:我對電子商務很感興趣,所以我決定在寒假期間進行一些試帖詩,看看自己是否適合這個行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