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榻
成語(Idiom):炕榻(kàng tà)
發音(Pronunciation):kàng t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炕上躺臥、坐臥的地方,比喻安排好的位置或待人接物的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炕是中國北方一種特有的供人們睡覺、休息的地方,是一種由磚石或土坯壘筑而成的臥床。榻是指床,一般由木材制成。炕榻成語形容人們在炕上躺臥、坐臥的地方,也比喻安排好的位置或待人接物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社會交往中待人接物的態度,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場合中的位置安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炕榻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當時有一位叫楊慎的文人,他在《古今異義錄》中寫道:“炕榻,炕在下,榻在上,床位之言。”在這里,炕榻被用來比喻床位的位置安排。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形容待人接物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炕榻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炕和榻分別表示床位的位置和床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一直坐在總經理的炕榻上,地位非常高。
2. 她待人接物總是態度和藹可親,真是個炕榻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炕榻這個詞語的發音,想象一個人躺在炕上的情景,來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炕榻相關的成語,比如“炕上吹燈”、“炕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教室里的位置就像是炕榻一樣,非常舒服。
2. 初中生:老師常常把我安排在炕榻上,讓我幫忙組織活動。
3. 高中生:在學校里,學霸們總是坐在炕榻上,成績優秀的人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