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原
基本解釋
謂不可測的本原。《淮南子·本經訓》:“陰陽者承天地之和,形萬殊之體,含氣化物,以成埒類,贏縮卷舒,淪於不測,終始虛滿,轉於無原。” 高誘 注:“轉化歸於無窮之原本也。”《后漢書·馬融傳》:“超特達而無儔,煥巍巍而無原。”
成語(Idiom):無原
發音(Pronunciation):wú y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根源或起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無原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某件事情沒有明確的起因或根源。它表示某個事件或現象沒有任何可以追溯的來源,沒有明確的原因可以解釋它的發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無原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些怪異或不可思議的事情。它可以用來描述一些超自然的現象,或者是一些無法解釋的事件。此外,無原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人的行為或言論毫無根據或缺乏理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原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一書中。莊子是中國古代哲學家,他在這本書中描述了一個人在夢中變成了一只蝴蝶,然后醒來后不確定自己是人還是蝴蝶。這個故事表達了莊子對現實和夢境的思考,以及對真實和虛幻的界限的質疑。無原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衍生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原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無”和“原”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奇怪的現象真是無原,無法解釋。
2. 他的行為總是無原無故,讓人摸不著頭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無原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沒有根的樹,表示沒有根源或起因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莊子的哲學思想和其他相關的成語,如“夢幻泡影”、“虛無縹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魔術師的表演真是無原,我完全搞不懂他是怎么變出那只兔子的。
2. 初中生:這個神秘的事件真是無原可尋,警方一直沒能找到兇手。
3. 高中生:這個理論的提出完全沒有任何依據,可以說是毫無根據,簡直就是無原之論。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無原”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