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伯連帥
基本解釋
(1).諸侯之長。《禮記·王制》:“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十國以為連,連有帥。”《詩·邶風·<旄丘>序》:“ 狄人 迫逐 黎侯 , 黎侯 寓於 衛 , 衛 不能修方伯連帥之職, 黎 之臣子以責於 衛 也。”帥,一本作“ 率 ”。 唐 柳宗元 《封建論》:“有諸侯,而后有方伯連帥;有方伯連帥,而后有天子。” 明 葉向高 《方伯蠡源陳公考績序》:“今之藩司,古之方伯連帥,以句宣屏翰為職。”
(2).泛指地方長官。 唐 韓愈 《代張籍與李浙東書》:“方今居方伯連帥之職,坐一方,得專制於境內者,惟閣下心事犖犖,與俗輩不同。” 清 惲敬 《三代因革論二》:“其才皆可任方伯連帥。”
成語(Idiom):方伯連帥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bó lián shu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擔任多個職務或擔負多重任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伯指古代官職中的地方長官,連帥指軍隊中的連長和帥職。方伯連帥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同時擔任多個職務或擔負多重任務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或生活中承擔了很多職責,同時需要應對多重任務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伯連帥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中的一段文字中。當時,楚國的大夫子華要同時擔任方伯和連帥兩個職務,他以自己能夠勝任這兩個職位為榮,自稱“方伯連帥”,并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履行了這兩個職責。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伯連帥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方伯連帥,同時兼任了總經理和市場部經理的職務。
2. 老師方伯連帥,既要教書又要管理學生,非常辛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方伯連帥”與一個人同時扮演多個角色的情況聯系起來,形象地描述一個人在工作或生活中承擔多重任務的情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中國的官制和軍隊組織,了解方伯和連帥在古代社會中的具體職責和地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方伯連帥,既要教我們知識,又要照顧我們的生活。
2. 初中生:我們的班長方伯連帥,既要管理班級秩序,又要帶領我們參加各種活動。
3. 高中生:學生會主席方伯連帥,既要代表學生發言,又要組織各種校園活動。
4. 大學生:社團負責人方伯連帥,既要組織社團活動,又要協調社團成員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