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素
基本解釋
(1).《詩·唐風·揚之水》“素衣朱襮” 毛 傳:“諸侯繡黼丹朱中衣?!?鄭玄 箋:“中衣以綃黼為領,丹朱為純也。”后泛稱士大夫的衣服為丹素。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 魯 客事 楚王 ,懷金襲丹素。”
(2).赤誠純潔的心。 唐 李白 《贈溧陽宋少府陟》詩:“人生感分義,貴欲呈丹素。” 王琦 注引 楊齊賢 曰:“丹素,心也?!?宋 柳永 《傾杯》詞:“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薄端问贰な兰覀鞫っ详啤罚骸暗に貍潢愳逗材?,歡盟已保於金蘭。”
(3).猶史冊。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帝王都會》:“﹝ 唐昭宗 ﹞進 鏐 封爵而賜之鐵券曰:‘……志奬王室,績冠侯藩,著于旂常,流在丹素。’”
(4).繪畫所用的紅白顏料。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豈繪事以丹素成妍,帝京以山水為助。”
(5).朱書符箓的白絹。 唐 裴鉶 《傳奇·鄧甲》:“遂立壇于桑林中,廣四丈,以丹素周之。”
(6).比喻粉飾的言辭。《北史·蕭寶夤傳》:“累年之后,方求追訪,無不茍相悅附,共為脣齒,飾垢掩疵,妄加丹素,趣令得階而已,無所顧惜。”
丹素(dān sù)
發(fā)音:dān sù
基本含義:指人的品質高尚純潔,不受外界誘惑和腐化的影響。
詳細解釋:丹素是由“丹”和“素”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丹”指紅色,象征著高尚、正直的品質;“素”指白色,代表純潔、無瑕疵。丹素合在一起,形容人的品質高尚純潔,不受外界誘惑和腐化的影響。
使用場景:通常用來形容人的道德品質純潔高尚,不受外界誘惑和腐化的影響。可以用于表揚一個人具有高尚的品質和純潔的道德。
故事起源:《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山上遇到了一只美麗的鳥,想要抓住它。但這只鳥卻飛到了丹砂石上,它的腳上沾滿了丹砂,從此它的腳就變得紅色。這只鳥因為沾上了丹砂,變得紅色一生,而丹砂本身也因為沾上了鳥的腳而變得無比純潔。這個故事寓意著丹素的高尚純潔品質。
成語結構: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
1. 他的品質高尚純潔,真是個丹素之人。
2. 這個公司的員工都很丹素,不會為了個人利益而做出不道德的事情。
記憶技巧:可以將“丹素”聯(lián)想成紅色和白色的結合,紅色代表高尚,白色代表純潔。聯(lián)想到這個意象,可以更容易記住丹素的含義。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成語,如“丹心”、“素質”,擴大對純潔、高尚品質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成為一個丹素的好學生。
2. 初中生:作為一名班干部,我要保持丹素的品質,不受誘惑影響。
3. 高中生: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要以丹素的品質為榜樣,帶領同學們更好地發(fā)展。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我要保持丹素的品質,不為外界浮華所動。
5. 成年人: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應該保持丹素的品質,做一個正直純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