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物教
拜物教(bài wù jiào)
發音:bài wù jiào
基本含義:形容人們過分迷戀物質財富,把物質看得比精神更重要。
詳細解釋:拜物教源于莊子的《逍遙游》一書中的故事。故事中,莊子與他的弟子在逍遙山上游玩,看到一個農夫把自己的牛車裝飾得非常華麗,還插上了幾根羽毛,以示富貴。莊子對弟子說:“這個農夫可真是個拜物教的信徒!”意思是這個農夫過分迷戀物質財富,認為物質比精神更重要。
使用場景:拜物教通常用來形容那些過分追求物質財富的人,強調他們忽略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故事起源:拜物教的故事起源于莊子的《逍遙游》一書中的一段對話。
成語結構:拜物教是一個由“拜物”和“教”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拜物”表示對物質的過分崇拜和追求,“教”表示信仰或宗教。
例句:
1. 他整天只顧著賺錢,完全是個拜物教的信徒。
2. 這個社會上有太多的人已經淪為了拜物教的信徒。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將“拜物教”與過分追求物質財富的人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了解莊子的《逍遙游》一書,了解其中的哲學思想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整天只顧著玩具和零食,真是個拜物教的信徒。
2. 初中生:現在的年輕人很容易沉迷于網絡游戲和手機,變成了拜物教的信徒。
3. 高中生:不要只顧著追求物質財富,要注重培養精神追求,才不會成為拜物教的信徒。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