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衷
成語(Idiom):誘衷
發音(Pronunciation):yòu zh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言辭或行動引誘別人的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或動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誘衷是指通過巧妙的手段或言辭,引導他人表露出真實的想法或動機。這個成語強調的是通過誘導或引誘,揭示他人內心深處的真實意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們在交流時使用巧妙的方法,引導他人表露出真實的想法或動機。也可以用來指責某人使用欺詐手段獲得他人真實意圖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董仲舒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董仲舒在朝廷上對官員們使用誘衷的手段,以揭示他們真實的心思。這個故事成為了“誘衷”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通過巧妙的提問誘衷了對方,揭示出了他的真實意圖。
2. 這位律師善于運用誘衷的技巧,揭示出證人的真實動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誘衷”與“引誘”這兩個詞,它們的發音相似,意思也有相通之處。可以通過聯想“誘衷”這個成語的意思,來記憶它的發音和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揭示他人真實意圖相關的成語,如“探囊取物”、“明察秋毫”等,來進一步擴展對于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通過提問誘衷了同學們,揭示出了他們對這個問題的真實想法。
2. 初中生(12-15歲):他善于運用誘衷的技巧,揭示出同學們真實的動機。
3. 高中生(15-18歲):這位辯論隊的成員擅長使用誘衷的方法,揭示出對方的真實意圖。
4. 大學生(18歲以上):在心理學課上,教授通過誘衷的方式,揭示出學生們對于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