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許
成語(Idiom):預許
發音(Pronunciation):yù x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事先做出承諾或許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預許是指在事情發生之前,提前做出承諾或許諾。它強調了事先的承諾和許諾,暗示著對某件事情的堅定決心和信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預許常用于形容事前的承諾或約定,特別是在重要的事情上。它可以用于許多不同的情境,如婚姻承諾、商業協議、友誼誓言等。它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對自己的目標或計劃的堅定決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項羽和劉邦在垓下之戰后,劉邦答應了項羽的要求,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項羽。然而,在劉邦稱帝后,他卻沒有兌現這個承諾。項羽因此倍感失望和憤怒。這個故事成了“預許”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答應了我,明天一定會來參加我的生日派對,這是他的預許。
2. 我們需要信守承諾,不能輕易違背預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預許”理解為“預先許諾”,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預許”相關的成語,如“言而無信”、“不守信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朋友答應了我明天帶禮物來,這是他的預許。
2. 初中生:我向老師預許,一定會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我對自己做出了預許,一定要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學。
4. 大學生:我和我的合作伙伴之間有了明確的預許,一定會共同努力完成項目。
5. 成年人:我和我的伴侶在婚禮上做出了互相的預許,承諾相互扶持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