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顧龜
基本解釋
《晉書·孔愉傳》:“ 愉 嘗行經(jīng) 餘不亭 ,見籠龜於路者, 愉 買而放之溪中,龜中流左顧者數(shù)四。及是,鑄侯印,而印龜左顧,三鑄如初。印工以告, 愉 乃悟,遂佩焉。”后以“左顧龜”指官印。 唐 劉禹錫 《酬竇員外使君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示四韻》:“朱輪尚憶羣飛雉,青綬初縣左顧龜。”
成語(Idiom):左顧龜
發(fā)音(Pronunciation):zuǒ gù g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在行動或思考時猶豫不決,不能果斷前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左指向左邊,顧指回頭看,龜指烏龜。這個成語比喻人在行動或思考時,因為顧慮太多而遲遲不能下決心,猶豫不決,不能果斷前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做決策或采取行動時優(yōu)柔寡斷、猶豫不決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過于謹慎、遲疑不決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zhàn)國策·魏策四·董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魏國將軍董翳曾經(jīng)為魏昭王帶兵征戰(zhàn),但他行動遲緩,不能及時出兵。魏昭王就問他為什么這樣,董翳回答說:“我在出兵的時候,總是左顧右盼,像烏龜一樣縮頭縮尾。”于是,人們就用“左顧龜”來形容那些猶豫不決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由左、顧、龜三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左顧右盼,猶豫不決,錯過了好機會。
2.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不能像烏龜一樣左顧龜,要勇往直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左顧龜”與烏龜?shù)男蜗舐?lián)系起來,想象一個烏龜左顧右盼、猶豫不決的樣子,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猶豫不決相關的成語,如“猶豫不決”、“三心二意”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考試的時候總是左顧龜,不敢做出決定。
2. 初中生:她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左顧龜,遲遲不能做出決定。
3. 高中生:面對大學專業(yè)的選擇,他左顧龜,猶豫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