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葦
成語(Idiom):束葦(shù wěi)
發音(Pronunciation):shù w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或事物受到束縛、限制,無法自由發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束葦是由“束”和“葦”兩個詞組成的,其中,“束”表示束縛、限制,“葦”表示葦草,因葦草生長在沼澤地上,容易受到限制,所以成為了表示束縛、無法自由發展的象征。束葦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或事物受到外界條件或限制因素的束縛,無法自由發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束葦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受到各種限制,無法自由展現自己的能力或潛力。可以用來形容個人在工作環境中受到上級的束縛,無法發揮自己的才能;也可以用來形容社會中受到各種因素限制的個體或團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束葦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詩經·秦風·蒹葭》:“蒹葭之翩翩兮,於飛之羽翼。”其中“蒹葭”就是葦草的別稱,這句詩意味著葦草在風中搖曳,展示了自己的自由和活力。而束葦則是從相反的角度出發,描述了葦草受到限制和束縛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象地描述了人或事物受到束縛、限制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創造力被公司的各種規定束葦住了。
2. 這個項目因為資金不足一直在束葦狀態,無法正常進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束葦”想象成一根葦草被綁在一起,無法自由搖曳的形象,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葦草的生長環境和特點,以及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束手無策”、“束縛手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想象力被束葦住了,不敢嘗試新的創意。
2. 初中生:學生的創造力受到束葦,無法展現自己的才華。
3. 高中生:他在家庭的束葦下,無法追求自己的夢想。
4. 大學生:大學生在就業壓力下,常常感到束葦,無法發揮自己的專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