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曠
成語(Idiom):廢曠(fèi kuàng)
發音(Pronunciation):fèi ku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廢棄而空曠,形容荒涼、冷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廢曠指的是廢棄而空曠的狀態,形容地方冷落、無人居住或荒涼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農村或城市中荒涼、冷落的地方,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場所或事物的冷清、無人問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一片廢棄的地方發現了一只鳥巢。這個故事中的廢棄地方被形容為廢曠,后來成為了一個形容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村莊已經廢曠了很多年,沒有人居住。
2. 這家店生意不好,經常廢曠無人。
3. 城市的角落里有一片廢曠的草地,很少有人光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廢曠”與“荒涼”、“冷落”等詞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學作品、詩歌或觀察現實生活中的場景來加深對“廢曠”這個詞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冬天的時候,我們學校的操場很廢曠,沒有人愿意在那里玩耍。
2. 初中生(13-15歲):那個廢曠的建筑物已經空蕩蕩的很久了,沒有人敢進去。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城市的郊區有很多廢曠的土地,可以用來建設新的工廠或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