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托
成語(Idiom):顧托
發音(Pronunciation):gù t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顧自己的利益,為他人承擔責任或代為辦理事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顧托是一個由“顧”和“托”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顧,表示關心、照顧;托,表示委托、寄托。顧托的意思是不顧自己的利益,為他人承擔責任或代為辦理事務。這個成語強調了以他人利益為重,甘愿為他人分擔困難和負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顧托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心地善良,樂于助人,愿意為他人分擔困難或承擔責任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家庭或社交場合中表現出的無私奉獻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顧托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告子上》中。據說,春秋時期的魯國有一位叫顧托的人,他為人正直善良,樂于助人。有一次,他的朋友因犯罪被判處死刑,顧托為了幫助朋友,不顧自己的安危,冒著被追究責任的風險,替朋友承擔了罪責。后來,人們用“顧托”來形容為他人分擔困難或承擔責任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是一個顧托的人,總是愿意為別人分擔困難。
2. 在他的幫助下,我才能順利完成這個項目,真是太感謝他的顧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顧托他人時,放下自己的利益,伸出雙手托起他人的困難,表達出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顧托相關的成語,如“托付天下”、“托物寓意”等。同時,了解相關的故事和文化背景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很顧托的人,總是幫助我解決問題。
2. 初中生:老師是我們的顧托,教我們知識,關心我們的成長。
3. 高中生:作為班長,我要為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提供顧托。
4. 大學生:作為學生會主席,我要為同學們提供各種顧托,幫助解決問題。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應該互相顧托,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