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節眼
成語(Idiom):骨節眼
發音(Pronunciation):gǔ jié y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眼睛明亮有神,有洞察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骨節眼一詞源自于古代醫學,骨節代表人的身體,眼則代表人的眼睛。這個成語形容人的眼睛明亮有神,有洞察力,能夠看透事物的本質和內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眼睛明亮有神,有洞察力的情況。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眼睛非常好看,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眼神非常犀利,能夠看透事物的本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骨節眼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李膺傳》中。李膺是東漢末年的一位著名文學家和政治家,他的眼睛非常明亮有神,能夠洞察事物的本質。因此,人們常用骨節眼來形容他的眼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骨節眼的結構是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眼睛真是骨節眼,一眼就能看透事物的本質。
2. 那位領導的眼睛明亮有神,真是一雙骨節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骨節眼的形象化,想象眼睛里有一道亮光,能夠照亮事物的內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眼睛相關的成語,如目不轉睛、炯炯有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的眼睛像骨節眼一樣,能夠看到我偷吃零食的事情。
2. 初中生:老師的眼睛像骨節眼一樣,能夠看出我們的不足,并給予指導。
3. 高中生:他的眼睛像骨節眼一樣,能夠看透人心,洞察事物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