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留
扣留(kòu líu)
發音(Pronunciation):kòu lí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暫時拘留或扣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扣留是指暫時拘留或扣押某人或某物,通常是因為某種理由或需要而限制其行動或自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扣留一般用于法律、公共安全或管理等領域,常見于新聞報道、法律文書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爾雅》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字典之一,其中記載了許多古代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爾雅》中記載了“扣留”一詞,意為“拘留”。在古代社會,扣留一般是指暫時拘留某人或某物,以便進一步調查或處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扣”和“留”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由于證據不足,警方無法扣留嫌疑人。
2. 海關扣留了一批走私的貨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扣留”拆分為兩個部分,“扣”和“留”,并與相關的情境進行聯想記憶。例如,想象一個人被扣住手腕,無法離開,就可以聯想到“扣留”。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相關法律法規,掌握扣留的具體條件和程序,以及相關的法律責任和保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扣留了我因為我沒有完成作業。
2. 初中生(13-15歲):學校扣留了一名學生,因為他遲到了多次。
3. 高中生(16-18歲):警方扣留了嫌疑人,以便進一步調查。
4. 大學生(19-22歲):海關扣留了一批走私的商品,以保護國內市場。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