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訴
基本解釋
(1).辯解。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三折:“人命事不比其餘,若是沒清官,無良吏,教我對誰分訴。”《水滸傳》第五二回:“ 柴進 見來捉人,便出來説道:‘我同你們府里分訴去。’” 許地山 《歸途》:“他不容分訴,便把剃頭匠帶往西去。”
(2).訴說。 宋 晁補之 《惜奴嬌》詞:“漁火煙村,但觸目傷離緒。此情向阿誰分訴?”《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多情因甚相辜負,有輕拆輕離,向誰分訴?”《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女子情知不尷尲,落在套中,無處分訴,自此改名 蘇媛 ,做了娼妓了。”
成語(Idiom):分訴
發音(Pronunciation):fēn s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將案情分別告訴各方,使各方了解案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分訴是由“分”和“訴”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分,指將事情、案情等分開;訴,指告訴、告發。分訴的基本含義是將案情或事情分別告訴各方,讓各方了解案情,以便做出正確的判斷或決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分訴常用于法律、糾紛解決等領域,表示將案情或爭議分別向各方進行說明,以便各方能夠全面了解并做出正確的判斷。此外,分訴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家庭、朋友之間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以避免誤解和爭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分訴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的法律制度。在古代,人們在面臨糾紛或爭議時,常常會找到一個公正的裁判者,將案情分別向裁判者和對方進行訴說,以期得到公正的判決。這樣的做法后來被總結為“分訴”,成為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分訴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分”和“訴”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糾紛解決過程中,雙方應該及時分訴,以便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2. 他們之間的誤會可以通過分訴來解決,避免進一步的沖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分訴”與“分開告訴”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想象一個人將案情或事情分別告訴各方的情景,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想要更深入了解分訴的含義和用法,可以閱讀相關的法律文獻或案例,了解分訴在法律實踐中的具體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和小紅之間發生了矛盾,他們應該分訴給老師聽,以便得到幫助。
2. 初中生:在班級里發生了糾紛,雙方應該及時分訴給班主任,以便解決問題。
3. 高中生:面對學業上的困難,我們可以向老師分訴,尋求幫助和指導。
4. 大學生:在合作項目中出現分歧時,我們應該及時分訴,以便找到共同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