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物
成語(Idiom):逐物(zhú wù)
發音(Pronunciation):zhú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追求物質財富和享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逐物指的是追求物質財富和享受的行為。這個成語強調了人們對于物質的追求和欲望,暗示了過度追求物質財富可能會導致人們忽視精神和道德層面的追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逐物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描述那些過度追求物質財富和享受的人。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關注自己利益,忽視了其他重要價值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逐物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孟子·梁惠王上》。故事中,梁惠王問孟子如何治理國家,孟子回答說:“臣聞君子有三樂,其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其次得天下財貨而與之,其次得天下美女而娶之。”梁惠王對此表示疑惑,孟子進一步解釋說,這是君子的三種樂趣,但并不是君子的最高追求。最高追求應該是道德修養和仁義之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逐物是由動詞“逐”和名詞“物”組成的。其中,“逐”表示追逐,追求的意思,而“物”表示物質財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逐物,卻從未真正感受到內心的滿足。
2. 這個社會上太多人只顧逐物,卻忽視了精神層面的追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逐物這個成語與財富和物質追求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圖像,以幫助記憶。比如,可以想象一個人追著一個金色的大錢袋,表達了對物質財富的追求。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物質追求相關的成語,例如“貪圖小利”、“沽名釣譽”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整天只知道逐物,沒有時間學習。
2. 初中生:我們不應該只顧逐物,應該注重精神和道德的培養。
3. 高中生:現在的社會很多人都沉迷于逐物的追求,忽視了其他更重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