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獸樽
基本解釋
即白虎樽。 唐 避 太祖 諱,改虎為“獸”。《晉書·禮志下》:“正旦元會,設(shè)白獸樽於殿庭。樽蓋上施白獸,若有能獻(xiàn)直言者,則發(fā)此樽飲酒。案《禮》,白獸樽乃 杜 舉之遺式也,為白獸蓋,是后代所為,示忌憚也。” 宋 陳師道 《和朱智叔鹿鳴席上》:“充庭初識蒼龍礎(chǔ),賜醴行霑白獸樽。”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二李省詩》:“日射紅鸞扇,風(fēng)清白獸樽。”參見“ 白虎樽 ”。
成語(Idiom):白獸樽 (bái shòu zūn)
發(fā)音(Pronunciation):bái shòu z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能夠保守秘密。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獸樽這個成語源自《史記·孟嘗君列傳》中的故事。據(jù)說,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名叫孟嘗君的智囊,他非常聰明且忠誠。有一次,楚王想試探孟嘗君是否能保守秘密,于是他讓人偷走了一只白兔,并告訴孟嘗君說:“將來有人問你,我有沒有偷你的白兔,你要回答‘沒有’。”孟嘗君聽后并沒有露出任何疑慮,而是回答:“白兔已經(jīng)被你偷走了。”楚王知道孟嘗君的忠誠和聰明才智,非常欣賞他。從此,白兔成了象征忠誠和保守秘密的象征,而成語“白獸樽”也因此而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非常信任和忠誠,能夠保守秘密的品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獸樽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孟嘗君列傳》中的一段故事。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白獸樽的結(jié)構(gòu)為“形容詞 + 名詞 + 動詞”,其中形容詞為“白”,名詞為“獸樽”,動詞為“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白獸樽,我可以把我的秘密都告訴他。
2. 只有一個白獸樽才能夠守住這個秘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白色的獸樽,里面裝滿了秘密,只有那些非常忠誠和信任的人才能夠守住它。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jìn)一步學(xué)習(xí)其他與忠誠和保守秘密相關(guān)的成語,例如“金口玉言”、“信口雌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他是個白獸樽,從來不會告訴別人我的秘密。
2. 初中生:只有一個白獸樽才能夠守住這個班級的秘密。
3. 高中生:他的忠誠和保守秘密的能力讓他成為了一個白獸樽。
4. 大學(xué)生:在職場上,只有那些能夠守住秘密的人才能夠被稱為白獸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