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杞梓之林(qǐ zǐ zhī lín)
發音(Pronunciation):qǐ zǐ zhī lí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只有一兩株杞樹和梓樹的森林,比喻人才稀少、人數不多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杞梓之林源自《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大夫則不可少也,杞梓之林,眾多矣。”原本是描述春秋時期的國君對于大臣的重要性。成語中的“杞梓之林”形容樹木稀少,人才罕見,意味著人才稀缺的地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個地方或某個領域的人才稀少,人數不多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團隊、組織或機構的人才儲備不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故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當時的國君在管理國家時,非常重視人才的選拔和使用。在《左傳》中,昭公對大臣的重要性進行了描述,用“杞梓之林”來形容大臣的眾多和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杞梓之林由四個字組成,其中“杞梓”是兩個具體的樹木名稱,而“之林”表示這些樹木的森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行業是個杞梓之林,很難找到真正的人才。
2. 這個學校的教師隊伍是個杞梓之林,缺乏經驗豐富的教育專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杞梓之林”聯想成一片稀疏的森林,只有一兩棵杞樹和梓樹,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比如“人才濟濟”,“人才輩出”等,以豐富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里的學生很少,可以說是一個杞梓之林。
2. 初中生:這個足球隊的隊員很少,可以說是一個杞梓之林。
3. 高中生:這所學校的科研人員很少,可以說是一個杞梓之林。
4. 大學生:這個專業的學生人數不多,可以說是一個杞梓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