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大節不奪
發音(Pronunciation):dà jié bù d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關鍵時刻,不失去大局觀念,不放棄原則,不喪失底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節不奪是一個反映個人或團體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堅守原則,不妥協的精神。這個成語強調在重要時刻保持定力,不為暫時的利益所動搖,堅持正確的行為準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節不奪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或組織在面對誘惑或壓力的時候,能夠堅守原則,不做違背良知和道義的事情。例如,在商業談判中,如果一個人能夠堅持誠實、公正的原則,不為了眼前的利益而背離自己的底線,就可以說他大節不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陳平傳》中記載了一個關于大節不奪的故事。漢朝初年,陳平擔任丞相,他在處理國家大事時,始終堅守底線,不為權力和個人利益所動搖。有一次,陳平的兒子犯了法,被判處死刑,但陳平并沒有利用自己的職權來救兒子。他說:“節義之事,不得不行,行之則無以立身,不行則無以立節。”陳平的堅守原則的精神體現了大節不奪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節不奪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大”、“節”、“不”、“奪”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對誘惑時,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要大節不奪,不為了一時的利益而放棄原則。
2. 這個公司在經營過程中一直堅持大節不奪的原則,因此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和尊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大節不奪”這個成語:
1. 將成語拆分為四個字,分別記憶每個字的意思。
2. 將成語與相關的故事或例句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大節不奪相關的成語,如“堅守原則”、“不動搖”等,以擴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大節不奪,不做欺負同學的事情。
2. 初中生:在考試中,我們要大節不奪,不作弊。
3. 高中生:面對誘惑,我們要大節不奪,不參與違法活動。
4. 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我們要大節不奪,不做違背道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