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慮
基本解釋
大略,大約。《漢書·趙充國傳》:“今詔破羌將軍 武賢 將兵六千一百人, 敦煌 太守 快 將二千人, 長水 校尉 富昌 、 酒泉侯 奉世 將 婼 月氏 兵四千人,亡慮萬二千人。” 顏師古 注:“亡慮,大計也。” 明 宋濂 《<日損齋筆記>序》:“ 漢 魏 以來,藝文之流,伸其獨見,而成一家言者,亡慮數百。” 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一邑之中,食利於官者,亡慮數千人。”
成語(Idiom):亡慮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lǜ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心思極為憂慮,煩惱得無法入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亡慮意為憂慮煩惱到了極點,無法入睡。其中,“亡”指沒有,失去;“慮”指思考,擔憂。成語寓意人們心思過于糾結、煩惱不已,以至于失去了寧靜與安寧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們因為過度憂慮而無法入眠的情景,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煩惱不已、心事重重的心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卷四十五·趙世家》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春秋時期趙國的大夫蘇秦因為憂慮國家的危機而無法入睡的故事。蘇秦為了解決趙國的外患,不斷地思考和制定計劃,但是他的憂慮和煩惱使得他夜以繼日地失眠。因此,人們用“亡慮”來形容蘇秦過度憂慮的心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亡慮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亡”和“慮”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最近工作壓力很大,整天亡慮得無法入睡。
2. 每次考試前,她都會亡慮得睡不著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亡慮”與“無法入睡”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因為過度憂慮而整夜輾轉反側無法入眠的情景,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煩惱、憂慮相關的成語,如“憂心如焚”、“憂國憂民”等,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擔心明天考試不及格,晚上完全亡慮了。
2. 初中生:她因為家里的變故而亡慮,整晚都無法入睡。
3. 高中生:高考前的這段時間,我每天都亡慮得睡不著覺。
4. 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問題讓我亡慮不已,無法安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