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枻
成語(Idiom):漁枻(yú jì)
發音(Pronunciation):yú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用小船捕魚,比喻做事謹慎小心,不貪大求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漁枻是指漁民在捕魚時使用的小船,由于小船容易翻覆,因此漁民在操作時必須非常謹慎小心。這個成語比喻做事情時要謹慎,不要貪圖一時的利益而忽視了大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勸告他人在處理事務時要小心謹慎,不要貪圖一時的利益而忽視了整體的利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漁枻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昭公二十三年》,當時齊國的昭公想要攻打鄰國晉國,但是晉國有一位聰明的大臣叫做魏斯,他告訴昭公:“攻打晉國就像是坐在漁枻上捕魚,如果你不小心,漁枻就會翻覆,你會一無所獲。”昭公聽從了魏斯的勸告,沒有冒險攻打晉國,最終保住了自己的國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漁枻是一個名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做生意時總是漁枻心思,從不冒險。
2. 做事情要謹慎小心,不要像漁枻一樣容易翻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自己坐在漁枻上捕魚的場景,意識到漁枻容易翻覆的特點,從而記住漁枻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謹慎小心相關的成語,如“小心翼翼”、“謹小慎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做功課時,總是漁枻心思,不敢馬虎。
2. 初中生:在考試前,我會像漁枻一樣謹慎備考,不敢掉以輕心。
3. 高中生:面對升學考試的壓力,我要像漁枻一樣謹慎選擇,不貪圖一時的利益。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我會像漁枻一樣小心謹慎,不輕易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