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檄
基本解釋
古代朝廷用于征召、曉諭、詰責等方面的文書。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果報·毀經謫為冥官》:“ 寧波府 同知 龍德孚 者, 武陵 人,今 君御 觀察 膺 尊人也,在官奉臺檄,勘 普陀山 二僧毀律事。”
成語(Idiom):臺檄(tái xí)
發音(Pronunciation):tái x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國家的重要命令或通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臺檄是由“臺”和“檄”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臺”指的是古代傳遞消息或發布命令的臺子,而“檄”則是指通知、告示。臺檄合在一起,表示國家發布的重要命令或通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臺檄一般用于形容重要命令或通知,常常出現在歷史文獻或古代戰爭中。在現代,臺檄也可以用來形容重要通告或公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臺檄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當時,項羽在戰爭中敗給了劉邦,被困在垓下。劉邦派人寫了一封檄文,命令項羽投降。這個檄文被放在臺子上展示給項羽看,因此被稱為“臺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臺檄的結構是“臺”和“檄”兩個字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政府發布了一道臺檄,要求全國人民共同抗擊疫情。
2. 這封臺檄宣布了國家的重大決策,引起了廣泛關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1. 可以將“臺檄”拆分為“臺”和“檄”,并將其與“臺子”和“通知”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
2. 可以想象在古代,重要命令和通知會被放在臺子上展示給眾人看,從而形成了“臺檄”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戰爭史和古代文化,了解更多關于臺檄的實際應用和歷史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發了一道臺檄,要求我們班級參加學校的運動會。
2. 初中生:校長發了一道臺檄,通知我們下周有一次全校聚會。
3. 高中生:政府發布了一道臺檄,號召全國人民加強環境保護意識。
4. 大學生:公司發布了一道臺檄,要求所有員工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