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正
基本解釋
耿直純正?!?a href="/r_ci_54f8e30846aa2037f43c1b2e69b6b054/" target="_blank">新唐書·元輔傳》:“ 元輔 端靜介正?!?明 宋濂 《元故翰林待制柳先生私謚文肅議》:“持之以介正,以格其邪僻之心?!?/p>
成語(Idiom):介正(jiè zhèng)
發音(Pronunciation):jiè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正直、公正、公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介正指的是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能夠做到公正、公平、正直。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在處理事情和對待他人時應該秉持正義和公平的原則,不偏袒任何一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能夠公正地處理事情。也可以用來形容一種公正的法律制度或者公正的判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定公二年》中有一則故事,故事中介正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據說,在春秋時期,魯國有一個官員叫公孫介,他非常聰明,但是他為人正直,從不趨炎附勢。有一次,魯國國君定公問他如何能夠做到公正,公孫介回答說:“君臣之間,應該保持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定公非常贊賞他的回答,因此成語“介正”就流傳了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介正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介”和形容詞“正”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正地處理糾紛時總是能夠表現得很介正。
2. 這個法庭以介正的態度判決了這起案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介正”與“正直、公正”等詞語聯系起來記憶。也可以想象一個站在兩邊的人之間的“介”,表示他不偏袒任何一方,保持公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正直、公正相關的成語,如“公平無私”、“公正無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老師說我們要做一個介正的人,不欺負同學。
2. 初中生(14歲):學校要求我們在評選班干部時要介正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3. 高中生(17歲):參加模擬法庭比賽時,我們要以介正的態度對待每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