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賴
成語(Idiom):附賴(fù lài)
發(fā)音(Pronunciation):fù l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過度依賴他人或附著于他人,不能獨立自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附賴”由“附”和“賴”兩個詞組成。其中,“附”表示附著、依附,而“賴”表示依賴、倚靠。整個成語的含義是指一個人過度地依賴他人,不能獨立自主,喪失了自己的能力和獨立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過度依賴他人,缺乏自立能力的人。在工作場所或?qū)W習環(huán)境中,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批評那些總是依賴他人完成任務(wù),缺乏自主精神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附賴”最早出自《孟子·告子下》:“附麗于人,而不能自舉者,吾未之有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過度地依賴他人,不能獨立自主,這是孟子對于人們應(yīng)該有自立能力的思考。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附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附賴著父母,無法獨立生活。
2. 這個團隊中有些成員太附賴領(lǐng)導(dǎo),缺乏主動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附著在賴”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表示一個人過度依賴他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如何獨立思考和自主行動是避免附賴的關(guān)鍵。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和信心,學會獨立解決問題,才能擺脫附賴的狀態(tài)。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附賴爸爸媽媽,我要學會自己做事情。
2. 初中生:他總是附賴著同學,從來不主動做事。
3. 高中生:我們要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不要附賴老師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