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牢
成語(Idiom):蒲牢(pú láo)
發音(Pronunciation):pú l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生境遇不佳,處境困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蒲牢,古代一種用來關押囚犯的牢獄,形容人陷入困境或困苦之中,無法自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生境遇不佳,處于困苦、窘迫之中,無法擺脫困境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蒲牢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原文是“孟子見荀卿,謂之曰:‘子猶將之蒲牢乎?’”(意為:孟子見到荀卿,對他說:“你還要去蒲牢嗎?”)。孟子用這個比喻來形容荀卿被困在荀家,無法自拔的境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蒲牢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犯了錯誤,被關進了蒲牢。
2. 這個家庭生活困苦,陷入了蒲牢之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蒲牢”與“困境”聯系起來記憶,因為蒲牢的意思就是陷入困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困獸猶斗”、“窮途末路”等,來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一年級):我不喜歡做數學題,每次做數學作業都感覺自己陷入了蒲牢。
2. 初中生(七年級):我的家庭條件不好,我常常感覺自己處于蒲牢之中。
3. 高中生(高三):高考前夕,我覺得自己被學業壓得喘不過氣來,仿佛陷入了蒲牢。
4. 大學生(大二):我因為經濟困難,無法支付學費,感覺自己陷入了蒲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