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腳
基本解釋
(1).山腳。 唐 鮑溶 《玉山謠奉送王隱者》:“ 鳳凰城 南 玉山 高,石腳聳立爭雄豪。” 唐 李群玉 《宿鳥遠峽化臺遇風雨》詩:“龍湫在石腳,引袂時一取。”
(2).石砌的墻基。《傣族情歌·月光這么好》:“我們情意多相合,好比月亮配娑羅,好比泥巴配蓮藕,好比屋墻靠石腳。”
成語(Idiom):石腳 (shí jiǎo)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j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建筑物的基礎或基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石腳是指建筑物的基礎或基石,是建筑物穩固的支撐。比喻事物的基礎或根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個事物的基礎、根本或重要部分。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或事物的重要地位或關鍵角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石腳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確,但石腳作為建筑物的基石,一直以來都是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石腳作為成語,也被用來比喻事物的基礎或根本。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石腳是一個名詞短語,由“石”和“腳”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計劃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制定好的石腳。
2. 教育的石腳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方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石腳”想象成建筑物的基石,用來支撐整個建筑物。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建筑相關的成語,如“基石”、“棟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家新房子的石腳很結實,不怕地震。
2. 初中生(13-15歲):歷史是國家的石腳,我們要好好學習歷史知識。
3. 高中生(16-18歲):語文是學習的石腳,只有語文學好了,其他科目才能更好地學習。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創新是科技發展的石腳,我們要積極參與科研活動,推動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