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小
基本解釋
(1).洞察細微之事。《老子》:“見小曰明,守柔曰強。”《韓非子·喻老》:“ 箕子 見象箸以知天下之禍,故曰:‘見小曰明。’”
(2).所見不廣。 唐 蔣防 《聚米為山賦》:“縮地勢於撮土之間,孰云見小;備山形於握粟之內,何慮功虧。”
(3).貪小。《東周列國志》第二九回:“ 惠公 是見小之人,看見禮幣隆厚,又且繳還地券,心中甚喜。” 明 楊柔勝 《玉環記·韋皋別妻》:“你父親是個見小之人。”
成語(Idiom):見小
發音(Pronunciation):jiàn x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見識狹窄,眼界短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一個人的見識、眼界狹窄,缺乏廣泛的知識和深入的思考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見識淺薄,眼界狹窄,不能夠看到問題的全貌或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看到眼前利益而無法看到長遠發展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只螞蟻看到了葵花種子,它以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東西。但是,它不知道在地下有一顆更大的葵花種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看到表面的事物,會使人的眼界變得狹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生活,所以他的見識很見小。
2. 這個人對世界的了解太有限了,他的見識真是見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見大”相對比來記憶。見大表示見識廣博,眼界開闊,而見小則相反,表示眼界狹窄,知識面有限。可以通過對比記憶這兩個成語,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和其他與眼界、見識相關的成語,如“目光如炬”、“見微知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只看到了自己的小圈子,對世界的了解很見小。
2. 初中生:我們要多讀書,多了解世界,不要見小。
3. 高中生:只有通過廣泛的閱讀和思考,我們才能夠拓寬我們的見識,不再見小。